超长期特别国债来了!
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分别将于5月24日、5月17日、6月14日首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国债”通常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资金投向为特定目标发行的、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从历史经验看,特别国债大多是在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遭受重大冲击,或是面临巨大风险时发行的,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建设,或应对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等公共危机。
二是指它不同于普通国债,通常不计入财政赤字,其收支列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发行的审批机制及流程也较为灵活,一般只需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由财政部执行。
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具备风险低、流通性强,免征利息所得税等优点,加之收益相对于中短期国债更高,更受市场关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其中,明确“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在业界看来,这释放出加快发行使用好政府债券,保持稳增长支出强度的信号。
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4月22日,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抓好贯彻落实,与有关方面密切协同配合,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各项工作:
一是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
二是加强中央和地方资金、存量和增量资金统筹,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整体效能。
三是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际,研究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从今年一季度情况来看,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仍是主角,2月底前资金已全部下达地方,并要求于6月底前使用完毕,这也是基建好于预期的重要支撑。在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之后,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二季度将会启动发行,新增专项债使用进度也会加快,但重心或后移至三季度,形成资金滚动接续的局面,避免集中供给对资金面造成较大压力。
将带来哪些影响?
在债券市场上,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及10年以上的债券为“长期债券”,但对于“超长期债券”并无明确的定义和时间下限。
以国债为例,普通国债中,短期国债期限为1年及1年以内,中期国债为1年至10年以下,长期国债期限则在10年及以上。超长期国债,期限则在15年及以上,长则20年、30年、50年不等。
早在1998年,我国就首次发行了30年超长期国债;2009年,首次发行50年超长期国债,并逐渐常态化发行。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今,我国累计发行15年固定利率国债9期,发行20年固定利率国债17期,发行30年固定利率国债102期,发行50年固定利率国债36期。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以后,我国已较少发行15年和20年国债,30年和50年超长期国债成为主流。
具体到特别国债上,我国历史上共发行过五次特别国债,包括三次新发(1998年、2007年、2020年)、两次续作(2017年、2022年)。
从历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来看,短的只有3年,5~10年左右的相对集中一些,最长的是30年。
严格地讲,只有1998年发行的30年特别国债和2007年发行的15年特别国债可归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而这两次发行也都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用途。
与以往五次特别国债相比,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会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发行期限特别长;二是连续发行且规模特别大;三是发行用途与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特别高。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从今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中央针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推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一是利好内需扩张和经济增长;二是利好长期高质量发展;三是利好地方财政休养生息;四是利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五是利好个人财富保值增值。
国债现“日光”抢购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债热度持续高涨。
随着部分商业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已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收益率,再加上国债保本保息、收益稳定的特点,让它备受投资者青睐。
国债发行时,均出现“日光”的抢购情形。大部分网点销售额度均在当日就售罄,有的甚至一小时内就被抢光。
据了解,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将当期储蓄国债(凭证式)计划最大发行额按发行通知中规定的代销额度分配比例,分配给承销团成员。由承销团成员统筹规划销售网点,合理分配额度,方便投资者购买。因此,尽管是同一天开售,每个银行网点的国债额度不尽相同。
(文章来源:e公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