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基金赎回新规落地在即,超过1.5万亿定制债基或受到影响

基金赎回新规落地在即,超过1.5万亿定制债基或受到影响

2025年10月27日63193

  财联社10月27日讯(编辑杨斌)公募销售费率改革即将落地,除短期债券基金外,定制债基也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定制债基的规模大概在1.5万-2万亿元,若标准被严格认定,限制定期开放周期不得低于3个月,则业内认为定制债基将受到巨大冲击。考虑到定制债基的特殊性,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其赎回费率设置可能更为宽松。

基金赎回新规落地在即,超过1.5万亿定制债基或受到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前,公募基金产品中没有明确定义的“定制基金”。但在2017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规定:若单一机构持有人新设基金,允许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50%。业内认为可算作是定制基金的标准。

基金赎回新规落地在即,超过1.5万亿定制债基或受到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监会要求,这类基金必须是发起式基金形式、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承诺拥有完全独立的投资决策权,且封闭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周期不低于3个月。

基金赎回新规落地在即,超过1.5万亿定制债基或受到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基金业内人士介绍,作为委外投资的一种方式,定制基金既可以由单一出资方定制,也可以由两家以上的机构投资者共同出资,即“拼单形定制”。同为债券型基金,定制债基与一般委外投资的债基相比,持有人户数更少、机构投资者占比更高,且更可能是中长期限的定期开放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中报,我国债券型公募基金约9.68万亿份,资产净值约10.84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规模8.97亿元,占比约82%。中长期纯债基金中机构投资者占比更高,超过90%。

  Wind数据显示,按照上述“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50%”的标准来看,定制债基的规模超过1.5万亿元。

  根据固收研究团队的测算,银行自营持有债基规模约7-8万亿,其中包含2-3万亿定制拼单债基。

  9月初,证监会出台《公开募集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向社会征求意见。为引导权益类基金发展,《新规》将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调降至0.8%、0.5%、0.3%;将股基和混合型基金、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货基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分别调降至0.4%/年、0.2%/年、0.15%/年。将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按照7日、30日、6个月持有期限划分,分档设置赎回费率,对于持有超过一年的基金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引导长期投资。

  《新规》相对股基提高了债基惩罚性赎回的费率,可能引发机构投资者资金大规模撤离债基。《新规》还未正式落地,而这一点是9月以来债市始终关心的话题。

  赎回费《新规》首先影响的是短期债基。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测算,理财当前持有基金规模约1.3万亿,考虑到理财对基金流动性要求较高,且持仓以短债、中短债基金为主,新规落地后理财可能赎回大部分原有基金。由于银行自营对流动性要求较低,其赎回规模或相对可控,预计在1万亿左右,新规对公募债基规模的冲击大概在2万亿左右。

  而对于定制债基,按照上述“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50%”的规定,如果这类债基都被认定为“机构定制基金”,就必须遵守相关的监管标准。比如机构定制基金只能是封闭式基金或者定期开放式基金,而且定期开放周期不得低于3个月。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定制债基”的认定标准如果严格执行,则无法在3个月以内赎回。“这不是赎回费高低的问题,而是不能赎回了。”如此,银行委外投资未来再选择定制债基将意义不大。

  固收首席颜子琦指出,若定制基金在正式稿中有特殊豁免,或将成为有效的减震器,减缓委外从基金市场撤离的速度与规模,政策的影响可能进一步收敛,冲击幅度相对温和。后续仍需密切关注具体落地条款与过渡期安排,把握政策对市场的实质影响。

  颜子琦认为,公募费率新规正式稿的落地强度决定市场波幅。若完全按征求意见稿落地,则影响相对较大,可能导致银行自营和理财委外进行较大规模的资产再配置。若持有满3个月即可免收赎回费率,影响相对温和,结构性分化的方向不变,但幅度相对缓和。若持有满1个月即可免收赎回费率,则仅影响中短期交易行为,对银行自营等偏长期持有的机构影响有限,相对最为可控。

(文章来源:财联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基金赎回新规落地在即,超过1.5万亿定制债基或受到影响” 的相关文章

债圈大家说0731 | PMI 筑底、日本央行加息、债券违约处置

债圈大家说0731 | PMI 筑底、日本央行加息、债券违约处置

  1、PMI筑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月PMI数据显示经济存在继续放缓的趋势,如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但数据整体放缓速度仍算可...

债市早参8月16日|监管否认限制银行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央行行长潘功胜称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债市早参8月16日|监管否认限制银行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央行行长潘功胜称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针对“限制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传言监管表态:不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月15日,市场流传两则小作文:一是某行得到总局的窗口指导,行内SPV+公募投资规模不能超总资产规模的2.5%,股份制大行是...

低利率吸引外资入场 熊猫债年内发行近1600亿创新高

低利率吸引外资入场 熊猫债年内发行近1600亿创新高

  时报记者王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境内市场融资成本不断降低,熊猫债发行的热度不断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年内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逼近160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

险企今年发债创历史新高!

险企今年发债创历史新高!

  公司发债创历史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以来,截至12月20日,我国保险公司新发债券规模达到1175亿元,已创下保险业自2005年开始发债以来的年度内最高水平。这背后是保险公司存在资本补充需求,利率处于低位、置换旧债等。 第四个发债高峰   近日,中邮保险在...

支持湘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湘江国投科创债(二期)成功发行

支持湘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湘江国投科创债(二期)成功发行

  上证报中国网讯(记者夏子航)1月6日,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湘江国投”)成功发行第二期(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债券简称:25湘投K1,债券代码:256975.SH),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2.09%,全场认购倍数3.12倍,发行利率创全国AA+主体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