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和泰人寿治理、业绩双承压:10%股权二次流拍、投资频频踩雷,总经理长期空缺

和泰人寿治理、业绩双承压:10%股权二次流拍、投资频频踩雷,总经理长期空缺

2025年10月31日70417

证券之星 赵子祥

和泰人寿治理、业绩双承压:10%股权二次流拍、投资频频踩雷,总经理长期空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一家曾被寄予“互联网+保险”创新期待的险企,和泰人寿正深陷多重困局。近日,和泰人寿10%股权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二次流拍,暴露股权流动性的严重危机;而公司40%股权已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股权结构的不稳定直接传导至治理层面。

证券之星注意到,和泰人寿总经理职位自2020年以来长期空缺,四名副总勉强支撑管理体系。业绩端,近年营收剧烈波动,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1.70%,虽实现微利但盈利质量存疑;投资端频频踩雷,杉杉债券、宝能系资产等减值计提不断侵蚀利润。这家险企的生存图景,正被股权迷局、业绩承压与治理失序的三重阴影笼罩。

股权动荡不休,40%股权质押冻结

10月24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金兴矿业持有的和泰人寿10%股权以9195.53万元的起拍价流拍,这是该笔股权的第二次流拍。回溯2022年底,金兴矿业持有的14%和泰人寿股权也曾因债权人撤回申请而中止拍卖。股权流拍的背后,是市场对和泰人寿股权价值的集体观望,更折射出其股权结构的深度隐患。

据公开信息,和泰人寿目前已有40%的股权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其中,并列第一大股东中信国安持有的20%股权自2019年起就已质押;秦皇岛煜明房地产、深圳市合丰泰科技各自持有的3%股权也均被质押。股权的质押与冻结直接影响公司治理效率,在近年的股东大会上,多次出现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关键议案被否决的情况,股权层面的割裂让公司决策体系陷入“半瘫痪”状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腾讯系的股权变动。作为和泰人寿“互联网基因”的引入者,腾讯旗下英克必成近期拟将1%股权转让给金世纪工程,转让完成后腾讯系持股比例将降至14%,退居第三大股东。

当初市场对“腾讯+传统保险”的模式充满期待,但双方合作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业务协同鲜有突破,这一股权减持动作,也被视为互联网资本对和泰人寿发展前景的“用脚投票”。

业绩过山车与投资“踩雷”,盈利修复难掩深层“病灶”

近几年来,和泰人寿的业绩表现如同“过山车”,营收与利润的剧烈波动暴露了业务根基的脆弱性。从营收数据看,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暴增10976.51%至37.23亿元,创下惊人增长;但2022年随即同比下滑47.14%至19.68亿元,2023年回升34.86%至26.54亿元后,2024年又大幅回落41.70%至15.48亿元。

五年间,营收在“超万倍增长”与“近腰斩下滑”之间反复切换,业务规模的稳定性荡然无存。

盈利端的表现同样堪忧。2020-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2亿元、-1.29亿元、-0.93亿元、-5.71亿元,连续四年亏损;2024年虽实现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102.18%,但盈利基数极低,且扣非净利润数据缺失,盈利质量备受质疑。

营业利润的走势与之呼应,2023年因投资减值等因素亏损5.83亿元,同比降幅高达550.56%;2024年微增0.15亿元实现扭亏,但其背后是资产减值压力暂缓还是业务实质性改善,尚难定论。

投资端的持续“踩雷”是侵蚀利润的核心原因之一。2025年上半年,和泰人寿持仓的“H20 杉杉1”债券因杉杉集团重整触发违约,2亿元投资截至6月末已计提减值7592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还对宝能系旗下的“20深业03”债券计提减值1614.86万元。

更早之前的2021年,其投资民生信托的宝能汽车相关项目就已计提资产减值1.26亿元。频频的投资减值暴露了公司投资决策体系的漏洞,也让市场对其资产质量的担忧持续升温。

资产与权益结构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风险。2024年公司资产合计148.17亿元,较2020年的87.28亿元增长超70%,但股东权益从2020年的10.90亿元降至2024年的4.00亿元,五年间缩水超63%,持续亏损对股东权益的侵蚀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同时,负债规模从2020年的76.38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144.17亿元,资产负债率长期高企,财务结构的脆弱性不言而喻。

和泰人寿的困局,是股权动荡、业绩承压与治理失序的“三重奏”。股权的质押冻结与流拍,让公司治理陷入低效甚至失序;业绩的剧烈波动与投资的持续踩雷,不断消耗着市场信心与股东权益;总经理职位的长期空缺,更是让这家本就身处困境的险企失去了“掌舵人”。

尽管2024年公司实现了盈利与经营现金流的边际改善,但在保险行业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和泰人寿若不能从股权结构优化、治理体系完善、投资能力提升等层面系统性破局,其“生存危机”或将持续发酵。(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和泰人寿治理、业绩双承压:10%股权二次流拍、投资频频踩雷,总经理长期空缺” 的相关文章

利通科技: 新年创新转型获突破 首台超高压灭菌设备下线

利通科技: 新年创新转型获突破 首台超高压灭菌设备下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的最后一天,利通科技首台超高压灭菌(HPP)设备成功下线。 “公司深耕橡胶软管领域二十余年,在超高压流体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此番拓展超高压灭菌(HPP)设备,正是本着以链生链、优势再造的发...

庚星股份拓展海外业务 拟设立子公司香港庚星

庚星股份拓展海外业务 拟设立子公司香港庚星

1月6日晚庚星股份(600753)披露对外投资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的公告显示,拟投资2000万港币,设立香港庚星能源有限公司(拟定名,最终以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核准登记为准,下称“标的公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披露,此番庚星股份新设公司将以货币出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标的公司经...

凯文教育的亏损困局:退市风险悬顶,押注职教业务成效仍待检验

凯文教育的亏损困局:退市风险悬顶,押注职教业务成效仍待检验

证券之星 陆雯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2012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凯文教育(002659.SZ)以亏损居多,基本面难言乐观。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有所增长,但其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状态。自2020年一季度起,凯文教育已连续19个季度深陷亏损泥潭,整体盈利能力堪忧。 证券之...

石药集团(01093.HK)连续4日回购,累计回购2555.00万股

石药集团(01093.HK)连续4日回购,累计回购2555.00万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石药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显示,1月7日以每股4.460港元至4.530港元的价格回购655.00万股,回购金额达2939.65万港元。该股当日收盘价4.510港元,下跌1.10%,全天成交额3.45亿港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1月2日以来公司已连续4日进行回购...

先声药业(02096.HK)1月7日回购61.90万股,耗资417.90万港元

先声药业(02096.HK)1月7日回购61.90万股,耗资417.90万港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先声药业在港交所公告显示,1月7日以每股6.690港元至6.780港元的价格回购61.90万股,回购金额达417.90万港元。该股当日收盘价6.780港元,下跌0.29%,全天成交额1694.13万港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该股累计进行2次回购,合计...

利空突袭!深夜,暴跌45%

利空突袭!深夜,暴跌45%

一则利空,突袭美股超级赛道。 北京时间1月8日晚间,美股三大指数全线走弱,截至23:20,道指跌0.34%,纳指跌0.37%,标普500指数跌0.28%。其中,爆火的量子计算概念股突然集体暴跌,Rigetti Computing、Quantum Computing均暴跌超45%。消息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