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私募股权 > 债券市场为何持续走强

债券市场为何持续走强

2024年03月26日71710

  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持续走强。截至3月22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051%,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4832%。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乐观预期。

债券市场为何持续走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份,债市经历了一些波动,呈现出窄幅震荡的格局。如何看待当前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为何持续走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长期国债受热捧

债券市场为何持续走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债券发行规模持续扩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末,我国债券余额159万亿元,近5年的年均增速高达13%,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2023年,债券现券成交额达354万亿元,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成交额高达2273万亿元。

  在债市持续走强背景下,中长期国债成为市场焦点。由于中长期国债具有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因此成为投资者追求稳健收益的首选。

  根据债券的运行过程和市场基本功能,债券市场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发行单位初次出售新债券的市场,其作用是将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公司企业等为筹集资金向社会发行的债券,分散发行到投资者手中。债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债券一经认购,即确立了一定期限的债权债务关系,但通过债券流通市场,投资者可以转让债权,把债券变现。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指的是国家发行的期限为10年的国债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收益率。通俗地说,就是指购买并持有10年期国债,到期时所获得的年化收益率,30年期同理。一般来说,国债收益率与国债价格成反比,国债价格越高,其收益率就越低。反之,国债收益率上行也代表了国债价格在下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从理论上看,一方面国内债券市场上,银行是主要投资者和持有者,LPR下调意味着银行贷款收益率下降,可能会增加债券市场的投资,导致二级市场债券价格上涨,意味着此时买入债券持有到期的收益率下降;另一方面,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贷款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具有替代性,LPR下调意味着贷款利率下降,贷款融资成本下降也推动其在债券一级发行市场利率走低,这意味着债券的票面收益率降低。“这是理论上的分析,就实际情况看,因为债券市场投资主体是机构投资者,其对LPR调整会有预期并根据其预期调整投资策略,市场会预先反映出LPR调整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娄飞鹏说。

  南方基金表示,通常情况下,10年期国债是中长期国债流动性最好的品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常常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分析市场走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会通过加息、降息等货币政策影响10年期国债,进而进行利率导向和预期管理,同时会影响金融市场的其他中长期利率,如企业债券利率。另外,国债具有较强的避险作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被看作是各类资产收益率之锚,比如房产、股票、黄金等的估值都离不开它。

  流动性是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1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2.43%,各信用等级、各期限信用债券发行利率跟随下行。2024年1月,信用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92%,较2023年1月下降87个基点。罕见的债券牛市行情超出了众多从业者和投资者的预期,也推动了债券价格的上涨,并且带动了债券基金收益的上涨。

  中欧基金认为,债券市场走强,一方面与经济环境有关。今年以来,已公布的基本面数据逐步改善,这是债市走强的关键;另一方面,在跨年、春节的关键时点上,资金面合理充裕。特别是春节后,2月20日的大幅度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未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依然有较强的调降预期。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是债市走强的主要因素。

  据中国人民银行3月20日数据显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较2月保持不变,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报价符合市场一致预期。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预计,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有望降低MLF利率等政策利率,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继续推动LPR有序下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LPR调整前后债市涨跌不一,其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相较10年期国债更为平稳。横向对比来看,2023年之前,LPR下调当日债市利率甚至会有所抬升;但近几次LPR下调后,债市收益率往往趋于下行,调整幅度有所收窄。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的债券基金指数收益已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债市投资的止盈情绪有可能进一步回升。

  长期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得到各国投资者的认可,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截至2024年1月末,已有1129家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类和商业类投资者,持有我国境内债券3.9万亿元人民币,境外投资者已连续12个月净买入我国债券,累计净买入超过1.8万亿元。

  “虽然债市整体呈现强势,但投资者仍需关注风险,合理配置资产,以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董希淼表示,债市长期发展前景仍然看好,债券资产长期仍有支撑。例如,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回升,对债券配置需求提高,将推动债券价格上涨。

  展望后市,多位机构人士表示,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与股债“跷跷板”等情况下,后续债券市场在节奏上存在波动的可能性,需要重点观察地方债发行节奏、汇率变化等多项经济指标的实际影响,债市表现也将影响债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前段时间债券市场曾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回调。对于债市调整的原因,多家机构认为,由于本轮超长债利率下行速度偏快,市场预期过于一致,盈利机构有止盈诉求,再加上稳增长政策仍在持续出台,1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债券市场出现了阶段性调整。

  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债市目前交易较为拥挤,短期有一定的阶段性调整风险,但在降息周期中,预计调整空间有限。债券市场目前依然在牛市通道中,后续或以震荡为主。基金经理整体维持中性偏积极配置思路,看好中短端利率债、可转债、中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机会。

  中金固收研究团队认为,虽然债券利率已较年初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从当前债市供需关系、经济转型下的中长期增长、实际利率、资金活性等多角度来看,利率下行符合市场逻辑和理性定价,债券估值对标于基本面、政策面、机构行为,其实并不算贵,尤其近期利率还经历了一轮调整,债券吸引力边际回升,10年国债利率年内低点可能会降至2.2%甚至以下。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债券市场为何持续走强” 的相关文章

债市行情速递丨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债市行情速递丨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奎)3月28日,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涨跌不一。截至收盘,30年期国债期货(TL2406)报收105.830元,上涨0.160元,涨幅0.15%;10年期国债期货(T2406)报收103.900元,下跌0.005元,跌幅0.00%;5年期国债期货(TF2406)报收103....

关注债券发行提速的影响

关注债券发行提速的影响

  3月以来,尽管经济仍温和复苏,货币政策处于宽松周期,但受稳增长政策预期较强以及供给提速预期影响,债市波动明显加大。后续尽管利率债供给大概率提速,但降准降息仍可期待,因此债市短期面临调整压力,但长期仍为牛市格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制造业PMI明显改善,关注改善的持续性。3...

“21国债14”先跌停两日后又涨停!小众券种流动性欠佳,对债市无指向性

“21国债14”先跌停两日后又涨停!小众券种流动性欠佳,对债市无指向性

  4月10日上午,两日前因下跌10%触发停牌的“21国债14”,又因大涨14%触发停牌。造成异动的成交金额仅为3.4万元,这一极小的金额与周初类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时间,市场议论纷纷,甚至有观点认为这可能对债市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意义。某头部券商债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中信建投:政策持续优化下楼市“小阳春”展现一定成色 债券融资有所改善

中信建投:政策持续优化下楼市“小阳春”展现一定成色 债券融资有所改善

  表示,3月百强房企销售3921亿元,同比下降47.2%,降幅较上月收窄14.7个百分点;重点城市一二手房成交同比降幅均较上月收窄,二手表现更优。3月房企债券融资规模819.5亿元,同比上升22.3%。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国常会强调优化房地产政策,近期杭州取消二手房限购、郑州推出“以旧换新”活动,...

6月降息将成真?欧银官员相继释放信号 但需警惕这一地缘风险

6月降息将成真?欧银官员相继释放信号 但需警惕这一地缘风险

  当地时间周三(4月17日),欧洲央行管委约阿希姆·内格尔(Joachim Nagel)重申了他先前的观点,即该行6月份首次降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位德国央行行长在采访中坚持了这一立场,同时他补充道欧元区的通胀率可能无法在2025年达到2%的目标。与之相...

股基 悄悄“抢”起了国债!

股基 悄悄“抢”起了国债!

  债牛行情持续演绎,偏股基金经理也坐不住了,纷纷“下场”大买国债。有人调侃:“有的股票基金经理对国债的交易热情甚至超越了债券交易员,就像的顶部是消费基金经理买出来的,AI的顶部是基金经理买出来的,债券的顶部会不会是股票基金经理买出来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实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