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私募股权 > 年化收益率-35.11% 淳厚基金旗下多只债券型产品表现不佳

年化收益率-35.11% 淳厚基金旗下多只债券型产品表现不佳

2025年01月08日51678

  财联社1月8日讯 债牛行情令多数基金赚得盆满钵满,不过也有“另类”。

年化收益率-35.11% 淳厚基金旗下多只债券型产品表现不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联社据数据统计,在可查的2821只(份额分开计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中,2024年有超99%的基金获得了正向收益,平均回报率约为4.62%,相较2023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了0.97%和2.28%。

年化收益率-35.11% 淳厚基金旗下多只债券型产品表现不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闭眼数钱”的大牛市行情中,仍有不少产品跑输中位数,更有个别产品至今收益率仍为负。财联社注意到,淳厚基金发行的“淳厚瑞明C”,以年化收益率-35.11%,至今净值仅0.6581元成为债牛行情下的较大“输家”。

  公开资料显示,淳厚基金是一家注册地在上海,成立于2018年11月的个人系公募,目前在管规模287.68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233.32亿元。

  作为全市场非货管理规模百名徘徊的公募基金,在去年9月份来曾多次受到监管的行政处罚,目标直指公司内部股权管理混乱。

  其中最大核心关键,在淳厚基金官网披露的信息来看,是第二大股东柳志伟采用“不对称”“时间差”等方式方法违规进行股权收购,对第一大股东邢媛争取公司控制权所致。这其中或又因涉及结构化发债业务以及柳志伟境内、境外多重身份等问题,被监管机构调查问询,不少产品期间净值滑坡,“淳厚瑞明C”是其中波动最为明显的产品之一。

  图:“淳厚瑞明C”2024年以来净值波动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该只产品的管理人在去年进行过一番变动,原产品管理人张蕊于去年12月11日离任,但仍未拯救仍持续下行的产品收益率,而于去年5月半路接任的陈寒,产品任职期回报率也跌至-36.02%。

  目前淳厚基金旗下发行债券型产品25只,整体收益率表现不佳,去年12月收益最佳的“淳厚稳荣一年定开债发起”净值仅上行0.3%左右。而据统计,公募债券基金12月份涨幅靠前的是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平均涨跌幅为1.08%。

  与此同时,从淳厚基金近几月来在官网连续发布的公告声明来看,目前针对股东整改情况似乎进展缓慢,仍在等待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监局的答复。

(文章来源:财联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年化收益率-35.11% 淳厚基金旗下多只债券型产品表现不佳” 的相关文章

立方风控鸟·早报(1月7日)

立方风控鸟·早报(1月7日)

  ①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液晶项目和科研检测中心项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②筹划购买工程咨询公司100%股权,该公司股票今起停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③控股股东中国节能协议转让4650.53万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

债牛趋势不改 注意边际变化

债牛趋势不改 注意边际变化

  近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突破1.6%,1月3日盘中最低触及1.5825%,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最低触及1.8%,5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最低触及1.30%。与此对应,4个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均在1月3日盘中创出历史新高。本周以来,受降准降息预期后延及消息面影响,债市高位震荡,但后续上行基...

国债期货30年期主力合约跌0.40% 30年国债ETF(511090)成交额已超45亿元

国债期货30年期主力合约跌0.40% 30年国债ETF(511090)成交额已超45亿元

  截至2025年1月9日 13:49,国债期货方面,30年期主力合约跌0.40%,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8%,5年期主力合约跌0.17%,2年期主力合约跌0.1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TF方面,30年国债ETF(511090)下跌0.44%,最新报价125.23元,盘中...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期 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期 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会上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在力度上要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的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的政...

央行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

央行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

  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黄盛)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以下简称“央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了解到,2024年8月30日,央行发布的《国债买卖业务公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