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深圳瞄准债券市场“科技板”,全力推动首批项目落地

深圳瞄准债券市场“科技板”,全力推动首批项目落地

2025年03月14日64697

今日上午,深圳市委金融办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等金融监管部门、相关政府部门召开了债券市场“科技板”动员座谈会,与辖区科技企业、金融、创投、担保等20余家企业代表,就助力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展开深入交流,鼓励辖区机构积极争取首批科技板债券项目。

深圳瞄准债券市场“科技板”,全力推动首批项目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圳是一个科技特色鲜明的城市,有能力也应该在全国率先推动落实科创板债券的发行。”深圳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时卫干表示。

深圳瞄准债券市场“科技板”,全力推动首批项目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资本市场改革先锋,深圳拥有雄厚的科技产业基础和活跃的资本市场体系。2024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占GDP比重接近4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位居全国前列;全年通过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规模超9000亿元,融资规模排在全国前列。

深圳市委金融办希望,借助本次座谈会,推动深圳科技创新企业率先利用这一新型债券融资工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深化科技金融创新,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展壮大,为全国科技企业融资提供示范,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金融中心贡献力量。

全力推动首批项目落地

深圳市委金融办强调,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设立是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深圳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势,助推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科创板债券的发行中发挥示范效应。为此,深圳提出了“四个一”目标: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建立一个工作机制,储备一批优质重点项目,聚集一批有实力的中介机构。

包括加强债券融资项目储备,储备不少于10个优质项目资源;强化债券发行主体培育,力争2025年全市通过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实现债券融资规模超1万亿元;持续优化债券融资环境,研究建立全市债券融资后备资源库,搭建金融机构、投资者与发债主体对接平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资金支持。

与会的机构代表亦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表示,已提前储备相关的项目资源,将积极参与科技板债券的发行和投资,力争参与首批科技板债券项目。

“作为发行人,我们很高兴看到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这是从政策层面解决我们资金管理两大痛点的有效手段。”鲲鹏资本代表提到,公司此前已论证过相关项目的可行性,并积极准备首批科创票据的发行。

机构建言铺平融资道路

在对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未来表示期待的同时,各市场参与方也在结合自身专业和经验,为后续市场的发展完善建言献策。证券时报记者整理发现,各家机构对于发行成本、规则指引、风险分担等问题尤为关注。

在发行利率方面,中信证券建议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拓宽资金来源等方式优化科创债融资环境,引导降低科创债融资成本。“近期债市利率上行明显,发行人普遍对发行利率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市场化发行的难度增大。”招商银行同样认为,可对投资人投资科技创新债券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提升投资积极性。

创投机构亦对此表示赞同。东方富海表示,若为满足科创企业需求,发行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化价格且期限较长,理财子等投资者可能没有购买积极性,或许可由创投机构按市场利率发行,再从相关机构获取部分贴息。

在规则指引方面,国信证券表示,希望加快出台科技板债券认定标准及配套指引,明确信息披露、尽调核查等操作细则;并组织常态化路演对接会,推动科技企业债券纳入地方社保、产业基金投资白名单。

平安银行还期待,后续能获得更多创新政策宣导通气,以及重大难急项目支持。一方面便于各主承销商理解政策方向,及时优化展业方向,另一方面可提前介入项目,切实解决发行人诉求,提升项目注册阶段审批效率及通过率。

在风险分担方面,招商局资本提到,市场主体非常关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风险分担机制,包括其中有关机构或者地方政府分担比例,以及分担比例是否会按机构类型进行分层等,来为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发债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高新投则表示,担保公司与企业在债券增信合作方案设计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或可通过建立政策性风险补偿机制,对担保公司因科创债增信业务产生的损失提供风险补偿,增强担保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提升担保公司开展科创债增信业务的积极性与信心。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冉燕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深圳瞄准债券市场“科技板”,全力推动首批项目落地” 的相关文章

四大险企前三季度业绩大幅预增 均创历年同期盈利新纪录

四大险企前三季度业绩大幅预增 均创历年同期盈利新纪录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6日晚,中国人寿(601628)公告称,经初步测算,预计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11.35亿~1087.67亿元,同比增长约165%~185%。综合此前已经公告业绩预增的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这四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达190...

利通科技: 新年创新转型获突破 首台超高压灭菌设备下线

利通科技: 新年创新转型获突破 首台超高压灭菌设备下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的最后一天,利通科技首台超高压灭菌(HPP)设备成功下线。 “公司深耕橡胶软管领域二十余年,在超高压流体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此番拓展超高压灭菌(HPP)设备,正是本着以链生链、优势再造的发...

庚星股份拓展海外业务 拟设立子公司香港庚星

庚星股份拓展海外业务 拟设立子公司香港庚星

1月6日晚庚星股份(600753)披露对外投资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的公告显示,拟投资2000万港币,设立香港庚星能源有限公司(拟定名,最终以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核准登记为准,下称“标的公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披露,此番庚星股份新设公司将以货币出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标的公司经...

石药集团(01093.HK)连续4日回购,累计回购2555.00万股

石药集团(01093.HK)连续4日回购,累计回购2555.00万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石药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显示,1月7日以每股4.460港元至4.530港元的价格回购655.00万股,回购金额达2939.65万港元。该股当日收盘价4.510港元,下跌1.10%,全天成交额3.45亿港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1月2日以来公司已连续4日进行回购...

先声药业(02096.HK)1月7日回购61.90万股,耗资417.90万港元

先声药业(02096.HK)1月7日回购61.90万股,耗资417.90万港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先声药业在港交所公告显示,1月7日以每股6.690港元至6.780港元的价格回购61.90万股,回购金额达417.90万港元。该股当日收盘价6.780港元,下跌0.29%,全天成交额1694.13万港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该股累计进行2次回购,合计...

1月8日创业板活跃股排行榜

1月8日创业板活跃股排行榜

创业板指今日下跌0.98%,报收2008.44点,创业板全日成交额3165.48亿元,比上个交易日增加387.62亿元。今日可交易创业板股中,453只股收盘上涨,涨幅超过10%的有11只,其中,华塑科技、*ST吉药、凯淳股份等7股涨停,涨幅在5%至10%之间的有40只,收盘下跌的有887只,跌幅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