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迈向“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成都寻找下一个“哪吒”

迈向“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成都寻找下一个“哪吒”

2025年07月12日68111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杨欢    

迈向“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成都寻找下一个“哪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迈向“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成都寻找下一个“哪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欢 摄

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让成都文旅产业再次受到瞩目。一个问题摆在成都面前:如何接住“哪吒”带来的“泼天流量”,并挖掘出更多“哪吒”?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重点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展开部署。之所以将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都期望的是,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回顾近年来“出圈”的“爆款”文旅城市,无不是从一个IP“爆点”延长,最终以全域全貌场景带动城市整体起势,重点正落在“融合”上。如成都理解,当文商旅体贯通后,三次产业链接供需两端,将能发挥出“一业兴、百业旺”的牵引作用,最终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而这一步,也将是成都从文旅大市走向文旅强市,进而与世界知名文旅城市“掰手腕”的重要探索。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推动品牌塑造矩阵化

成都从不缺文旅IP。

哪吒之外,大熊猫是成都最知名的IP之一。两年前,“女明星”花花曾掀起一拨到成都的打卡浪潮。而在今年入境游热潮下,大熊猫也让成都外国游客激增——根据成都海关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截至7月1日,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已超300万人次,出入境人员居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第1位。

业内一种共识是,成都拥有江山之雄和文物之盛,文旅资源在总量和多样性上均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成都文旅局局长邱伟对此如数家珍:大熊猫是成都最大的IP,金沙所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夺目,都江堰、青城山等世界文化遗产仍然守护着成都,还有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乡村旅游……

也有声音指出,成都文旅资源较为分散,标志性、影响力强的项目在数量上还有提升空间。

如何为成都遍地散落的文旅珍珠“抛光”?文商旅体融合恰是一条有效的探索路径。

文商旅体融合并非简单相加,而是协同共赢,互相赋能,通过“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各业态的提质增效。具体来看,成都将“文商旅体”细化为“文化为魂、商业筑基、旅游引流、体育聚势”,构建出了一套圈链融合的“闭环”,以发挥业态协同发展的乘数效应。

比如,邱伟提到,文博业正在成为成都一个文旅标签,全市共有201家博物馆,数量居全国第二。而借势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经济崛起,成都文博文创商业也正乘势向上,仅成都博物馆文创收入,就从2022年的939万元猛增至去年的5147万元。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成都还提出“跟着演展赛剧来旅行”活动,以“票根经济”催生旅游新名片。邱伟提及,今年以来成都已举行55场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在60%以上。凭大型演唱会门票,游客可以免预约进入博物馆,还能享受一些景点门票折扣。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竞争力在于品牌。会上,成都明确提出,打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文商旅体品牌,并进一步推动品牌塑造矩阵化,具体路径包括提升地标品牌知名度,活化延伸哪吒、王者荣耀、花花等文旅IP影响力,打造无人机足球赛、机器人拳击赛等科创新亮点。

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造更多城市文旅名片

对于成都来说,比起如何融合,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谁来融合?

在此次全会上,成都特地邀请文商旅体相关产业的民营企业参会,以期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参会企业家之一,锐思联合体育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高于天发现,随着成都近年来各项赛事不断落地,不少企业和他们一样,从主营赛事运营向体育旅游等融合业态转型。

市场主体一直是成都文旅发展的关键力量。有参会嘉宾提到,回溯到2000年后,张艺谋执导的城市宣传片,让成都有了“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标签,正是市场主体发挥的作用。

到现在,无论是出品王者荣耀的腾讯天美,还是哪吒背后的可可豆,企业仍在不断为成都文旅带来新亮点。而在《黑神话·悟空》出圈后,业内亦在等待下一个成都3A游戏领域的爆点。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已汇聚规上文化及相关企业1149家、规上(限上)旅游企业906家、音乐企业4000余家。去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876亿元,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1%。

而与先发城市相比,成都文创企业数量仍有待进一步增长。比如,成都演艺市场活跃,被外界称为中国演艺市场重要“票仓”,也还需要进一步引育演艺经纪、在线旅游、票务营销等企业。

对此,成都谋划构建头部引领、腰部支撑、专业协同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聚焦文化传承、精品旅游、数字文创、赛事演艺等方向,培育一批有根企业、“明日之星”。特别是通过“立园满园”行动,推动文旅商贸等主导产业园区发展,带动更多项目和企业落地。

根据成都最新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三城三都”影响力持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万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体育产业总规模分别达到2000亿元、4700亿元、1800亿元左右。

随着各类企业的加速发展,新的模式也有望在成都落地。

有音乐园区运营企业提出,可以参照国外各类节庆模式,推动音乐、电竞、演艺和度假产品结合。而高于天则提到,可以探索一种“白天看赛,晚上参加音乐节”的融合产品,但这需要打造跨产业的企业合作机制,让不同领域的企业坐在一起,共同谋划。

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让成都有打造“长红城市”的基础,关键在于,能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定力,保持坚守。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欢 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迈向“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成都寻找下一个“哪吒”” 的相关文章

低利率吸引外资入场 熊猫债年内发行近1600亿创新高

低利率吸引外资入场 熊猫债年内发行近1600亿创新高

  时报记者王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境内市场融资成本不断降低,熊猫债发行的热度不断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年内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逼近160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涉及资金755.56亿元,审计署最新报告触及金融行业这些问题】   12月22日,审计署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等文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审计工作报告》中要求立...

支持湘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湘江国投科创债(二期)成功发行

支持湘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湘江国投科创债(二期)成功发行

  上证报中国网讯(记者夏子航)1月6日,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湘江国投”)成功发行第二期(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债券简称:25湘投K1,债券代码:256975.SH),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2.09%,全场认购倍数3.12倍,发行利率创全国AA+主体可比...

保费收入增长6.2% 万亿险资投股还是投债 | 债圈大家说01.06

保费收入增长6.2% 万亿险资投股还是投债 | 债圈大家说01.06

  1、2024年规模上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保险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4年11月保险业经营情况。   前11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36万亿元。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31万亿元,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05...

债市收盘|下行趋势中断 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全线回调 特朗普辟谣“仅对关键进口商品加征普遍关税”

债市收盘|下行趋势中断 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全线回调 特朗普辟谣“仅对关键进口商品加征普遍关税”

  债市下行行情中断,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重拾升势,国债期货全线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2%,具体来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9%,2年期主力合约跌0.06%。图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