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数据出炉 债市多空博杀 10年期国债振幅超3BP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CPI、社融……最近市场重磅数据频出,多空博杀加剧,令债市盘中震荡反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昨日,央行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肯定了当前国内长期国债收益率在反映市场预期和宏观经济方面总体是有效的,同时阐述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紧接着,今日CPI、社融数据公布。其中CPI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0.1%,社融方面,2024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4月单月社融小幅转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今日债市盘面走势来看,受昨日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消息刺激,早盘10年期国债快速拉升,最高涨至2.34%,不过随着傍晚社融数据低于预期,债市收益率大幅跳水,截至发稿,10年国债跌至2.31%,再次逼近2.3%关口,单日振幅达3bp。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没变,债券市场供求有望进一步趋于均衡,可在短期震荡中寻找配置性机会。
国债收益率有回调预期,但幅度不会太大
2024 年以来,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并于4月23日达到历史新低,10年期国债低至2.215%,此后呈现震荡反复,中枢向上的局面。
4月23日会成为历史性拐点吗?并不好说。按央行报告的说法,我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通胀的预期,不过同样也受到安全资产缺乏等因素的扰动。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现阶段经济和通胀温和复苏的情形下,收益率有回暖的客观事实,但定价幅度变动不会太高。
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在当前内需温和修复、叠加部分商品去化仍存压力之际,二季度CPI同比中枢或在0.3%相对温和水平,但当前通胀或较难成为债市核心矛盾,后续需重点跟踪流动性、基本面、政策监管变化等。
不过今日社融数据出炉,给了“空头”猛烈冲击,10年国债率收益快速下行,区间震荡达3bp。
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对财联社表示,社融数据出炉后低于预期,显示政府的发债量同比减少以及居民的贷款意愿不强。市场已预估30年期发债量会增加,而受降息降准预期影响,2年期的国债比较难博弈,因而市场会倾向于买整个曲线的中间,可以看到今日5年、10年的国债表现比较强,下行了两到三个BP。
震荡反复,债市关注宏观经济结构性修复
从基本面来看,民生固收首席谭逸鸣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呈现结构性修复。一季度实际GDP同比5.3%,整体表现为“投资强、消费弱”,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是主要支撑。4月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50.4%,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显示供需扩张有所加速,外需表现好于内需。此外CPI、PPI温和回暖,一季度M2社融保持稳定,短期内看长端利率或易上难下。
央行在一季度货政报告专栏中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趋于弱化,各地区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速也无必然联系。
有业内专家认为,信贷增速放缓,信贷资金部分以中长期贷款的方式沉淀在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领域,向需求端传导仍需时间,经济循环恢复也需要时间,改变当前风险偏好下降、市场感知“缺钱”的矛盾需要一段过程。
针对下周将召开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动员部署会议,谭逸鸣认为,二季度安全资产供给回升相对确定,且供给压力或有所加大,或也会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短期内长端利率向下探的空间。
不过,从今年资金层面来看,以非银主导的交易盘量更强,收益率下行更为极致,但相对的反弹也会更加迅速,中邮固收首席梁伟超对财联社表示。
梁伟超认为,目前债市调整或出于机构抢跑,目前来看10年国债收益率回调到2.3%以上,30年也接近2.6%关口,已部分消化了特别国债供给热潮以及地产修复的预期。
在梁伟超看来,特别国债的发行会有宽松货币政策去配套,对整体震荡格局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小阶段”反弹压力仍在,但“大阶段”存在配置机会。
此外,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在中国人民多次针对长期国债收益率进行发声后,市场投资策略也有所调整,投资者更加关注长期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投资行为也会趋于稳健理性。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次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肯定了“我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在反映市场预期和宏观经济方面总体是有效的”结论,并在近年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均较强,未来债券市场供求有望进一步趋于均衡,长期国债收益率与未来经济向好的态势将更加匹配,可在短期震荡中寻找配置性机会。
对接下来债市走势,上述私募投资总监认为,接下来还是预期会降准降息,如果说是降息的话(预期未来两个月OMO、MLF 、 5年期LPR各降10bp),那2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还有大概10个BP往下,5年期大概是有5~7个BP向下空间,30年期不会怎么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区间可能在2.20%-2.35%之间。
(文章来源:财联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