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成都世运会:一座城市重塑世界想象

成都世运会:一座城市重塑世界想象

2025年08月22日73843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刘艳美

成都世运会:一座城市重塑世界想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新华社

每座具有国际辨识度与影响力的城市,总能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主动出击,创造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奏响了一曲关于城市更新的狂想曲;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启了一个属于冰雪运动的全民时代;刚刚落幕的成都世运会,则以其赛场内外的万千气象,一次次重塑这个世界有关美好生活与公园城市的想象。

赛场的拼搏、人间的烟火、城市的国际气质,无数次在此巧妙“同框”,这不仅仅只是一场屡破纪录的国际顶级赛事,更是一个生机盎然、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来源:张建 摄

过去,我们曾无数次透过这样的“窗口”望向世界,上下求索;如今,透过世运会的“窗口”,世界望向成都,看到了一个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城市在此鲜活展现——“九头身”裁判展现“法拉利式”优雅,收获30万粉丝热爱;外国选手入乡随俗,穿梭在荷花池批发市场和玉林的巷子深处;运动员们在赛场外乘游船夜游锦江,感受天府文化底蕴……

8月7日—8月17日,成都世运会为世界留下了不可复制的“成都记忆”,完成了一场独特的“文化叙事”。更为重要的是,在重塑世界想象的同时,它亦为这座城市积蓄起宝贵的发展潜能与“无形资产”。而这,正是一座常住人口超2100万人超大城市实现进化的关键。

就像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所评价那样,本届赛事是史上最好的一届世运会。“成都世运会的举办,为未来举办世运会的城市定下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标准!”

突破与拼搏

世界纪录和科技创新“齐飞”

成都世运会,是世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世界运动会,涵盖34个非奥项目、吸引了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参赛,造就了属于成都的“万有引力”。

图片来源:张建 摄

赛场之内,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突破竞技的极限,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 8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登上领奖台,获奖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创历届世运会之最。中国体育代表团更是在本届世运会上创下历史最好成绩,夺得36金、17银、11铜共64枚奖牌,金牌、奖牌总数均创历史新高,首次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

与此同时,国内外运动员也在奋力攀爬体育精神的极限——意大利残疾人自由潜水运动员吉安卢卡·维斯孔蒂,在开幕式上拒绝轮椅、坚定走完全程,赢得满堂彩;空手道运动员龚莉经过漫长术后恢复和艰苦训练,为中国队夺得空手道项目历史首金;包括龙邓喜、李雨财在内的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用行动证明,“残疾不是局限,而是另一种拼搏的勋章”。

图片来源:张建 摄

赛场之外,这座奋进中的创新创造之城,则用“成都造”硬核科技突破了世界关于大型赛事的想象——首次启用赛事流媒体直播平台,向全球同步赛事盛况;室外安保机器人24小时巡检,于无声处守卫赛事安全;“小吒”机器人智能化导览如“私人管家”般贴心……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以一场堪比奥运会办赛标准的盛会,为下一届主办国德国树立了标杆。”《法兰克福汇报》如是评价。

“从北京奥运会再到如今的成都世运会,无论是街头穿梭的新能源汽车,还是赛场内外形态各异的机器人,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快速发展。”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至今,参与报道过数十次国际重大赛事的匈牙利记者萨乐马什·彼得不禁感慨。

本次世运会所展现的“黑科技”,只是这座城市近年来科创持续突破的最佳注脚之一。

截至2024年底,成都全社会研发投入824.12亿元、较上年增长12.4%,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成都在“科技集群”百强榜排位升至第23位,已连续6年排名跃升。

活力与风尚

体育活力和生态活力交融

在见证振奋人心的世界纪录与科技创新外,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向世界展现了一种美好生活的活力——以人为本,体育活力与生态活力交融共生。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体育活力遍布城市角落。天回小学凭借跑酷运动出圈;浮士德球、短柄墙球等小众项目勃兴;软式曲棍球、自由搏击等走向大众……体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风尚。

自成都世运会筹办以来,成都年均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超过5000场次,市民参与新兴潮流运动项目的占比提升至18%,带动全市体育人口突破980万人。如今,成都已建设提升体育公园87个,统筹打造130个“世运空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比2023年增长15%,位居全国前列。

成都已然成为一座2100万人的“天然体育场”——这是世运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赛事遗产”之一。

图片来源:张建 摄

生态活力浸润街头巷尾。从碳积分兑换特许商品的环保实践,到1500多个公园星罗棋布,再到9600余公里天府绿道串联成网,成都世运会将“公园城市首提地”的生态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锦江之上,鱼翔浅底,雪山环绕。“没想到这座超大城市,能有如此自然的生态,绿色低碳早已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一名英国游客在世运会期间由衷称赞道。

如今,成都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城市在自然中“有机生长”。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经验更是入选了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形成全国“引领效应”。

图片来源:张建 摄

在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看来,“过去的半个月,我们看到成都不仅仅是一座主办城市,更多是一个家园,一个展示体育卓越成就,与文化交流并行绽放的家园。”

体育氛围日渐浓郁,生态本底持续优化,一个更为宏大的体育产业版图由此处显露、生长、不断延展。过去三年,成都相继举办了世乒赛、大运会、汤尤杯等国际和全国性赛事140余项,获评2024年全国唯一的体坛榜样“年度体育城市”,入选国家首批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

开放与包容

文化交流和文旅消费激活

本次世运会,成都也再次站上世界舞台的C位,通过文化交流与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完成了对外开放的又一次“进阶”。

文化交融,持续与世界对话。从都江堰的古堰,到人民公园的盖碗茶,外国朋友深度体验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与开放胸怀,纷纷成为了成都的“自来水”,在全球社交平台“贡献”了上亿次的流量与点赞。

图片来源:新华社

“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是朋友。”运动员们以赛会友,化身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友好使者——

简阳文体中心游泳馆里,外国友人在比赛间隙学起八段锦;塞浦路斯的迈克尔·乔治欧沉醉于中式熏香;美国盖蒂摄影公司记者在Instagram分享大熊猫照片。印度武术选手纳玛塔·巴特拉说,她从2015年开始练习武术,从强身健体到入门,也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听说成都青城山的武术很有名,希望有机会去领略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

互联互通,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在爱沙尼亚大使馆公使马涛眼里,成都的万千气象就是包容与开放,“免签政策的推行,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让更多人有机会来这里旅游和文化交流。”截至8月1日,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入境游客88.4万余人次,同比增幅达56.3%。随着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跟着赛事去旅行”、世运会“票根经济”的火爆,“体育+”流量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经济增量。

图片来源:张建 摄

文化交流互鉴,文旅消费激活的背后,是成都始终以开放视野,提升国际互联互通水平,将国际化服务细节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推出“一站式”外币兑换服务、入境人员最快5秒完成海关检查作业、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购票平台支持全球41种货币实时结算、成为全国首个公共交通全面兼容外卡支付的城市。这一切,折射出一座内陆开放高地,极具前瞻性、创新又务实的“开放实践”。

透过这场国际盛会,成都深度展现了拼搏进取的城市精神与开放包容的文化魅力。在成都看见世界,让世界靠近成都。这座城市从没将目光限于一隅,而是通过世运会这样一个宝贵的“窗口”,以赛营城,重塑世界想象,积蓄发展动能,求索出一个全民共享、以人为本的“成都答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成都世运会:一座城市重塑世界想象” 的相关文章

债市早参8月16日|监管否认限制银行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央行行长潘功胜称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债市早参8月16日|监管否认限制银行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央行行长潘功胜称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针对“限制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传言监管表态:不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月15日,市场流传两则小作文:一是某行得到总局的窗口指导,行内SPV+公募投资规模不能超总资产规模的2.5%,股份制大行是...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

险企今年发债创历史新高!

险企今年发债创历史新高!

  公司发债创历史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以来,截至12月20日,我国保险公司新发债券规模达到1175亿元,已创下保险业自2005年开始发债以来的年度内最高水平。这背后是保险公司存在资本补充需求,利率处于低位、置换旧债等。 第四个发债高峰   近日,中邮保险在...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涉及资金755.56亿元,审计署最新报告触及金融行业这些问题】   12月22日,审计署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等文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审计工作报告》中要求立...

支持湘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湘江国投科创债(二期)成功发行

支持湘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湘江国投科创债(二期)成功发行

  上证报中国网讯(记者夏子航)1月6日,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湘江国投”)成功发行第二期(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债券简称:25湘投K1,债券代码:256975.SH),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2.09%,全场认购倍数3.12倍,发行利率创全国AA+主体可比...

保费收入增长6.2% 万亿险资投股还是投债 | 债圈大家说01.06

保费收入增长6.2% 万亿险资投股还是投债 | 债圈大家说01.06

  1、2024年规模上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保险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4年11月保险业经营情况。   前11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36万亿元。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31万亿元,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