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欧美长期国债再遇抛售潮 财政可持续问题或是罪魁祸首

欧美长期国债再遇抛售潮 财政可持续问题或是罪魁祸首

2025年09月03日69452

  欧美长期国债再遇抛售潮,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对欧美国家财政可持续以及央行控制通胀能力的担忧,叠加季节性资金紧张、期限溢价效应等因素,导致长债价格承压,短期内发达国家债市可能继续震荡下行。

欧美长期国债再遇抛售潮 财政可持续问题或是罪魁祸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周二,国债抛售潮再次席卷两岸,美、英、意、法等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普遍走高,部分国家长债收益率甚至创十余年新高。其中,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5.3个基点至4.97%。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成反比。债市的悲观情绪还传导至股市,周二,标普500指数收跌0.69%,道琼斯指数跌0.55%,综合指数跌0.82%,欧洲斯托克50指数则下跌1.42%。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引发投资者对全球贸易体系重构的担忧,美国国债市场爆发史诗级抛售,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全线飙升逾20个基点,并连带欧债走低。随后,在特朗普部分回撤对等关税政策、美联储重申不会改变其鸽派基调的情况下,美债价格触底反弹。

  8月下旬以来,欧美长债价格又出现了一波调整,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持续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政策可能遭受政治干预深感不安。

  凯投宏观副首席市场经济学家乔纳斯·戈尔特曼对界面新闻表示,针对近期多国长期债券收益率走高的解释众说纷纭,可归为三大相互交织的因素:财政忧虑、货币政策以及期限溢价效应。期限溢价效应(term premia effects)是一个涵盖多种风险的笼统术语,不仅包括财政风险,还涉及需求/供给动态以及围绕政策利率和通胀的风险平衡。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2025年,38个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发行将达到创纪录的17万亿美元,比2024年高出1万亿美元。2024年,OECD成员国债务偿还成本占GDP的比例为3.3%,较2021年的2.4%大幅上升,超过国防开支,其中,美国债务利息成本占GDP的比例达到惊人的4.7%。

  7月4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力推的“大美丽”法案在国会通过。美国国会无党派机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大美丽”法案出台后,到2034年,相比现行法律基准情形的收支结果,美国联邦政府收入将减少4.5万亿美元,支出将减少1.1万亿美元,赤字将增加3.4万亿美元。

  除美国外,欧洲国家也面临财政困境,甚至引发了是否需要引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救助方案的讨论。8月底,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宣布将于9月8日举行议会信任投票,旨在取得议会对其削减预算计划的支持。投资者担心法政府可能倒台引发政治真空,因此抛售法国国债。在英国,工党政府计划在秋季预算中填补200亿-250亿英镑的财政窟窿,也引发投资者对其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

  “法国和英国未来数月需要解决政治敏感的预算难题。简言之,它们需通过增税与削减开支的组合方案,才能维持公共财政可持续性并获得债券市场的支持。”戈尔特曼说,但情况远没有恶化到需要IMF救助的程度。

  此前,已有经济学家警告称,全球或已进入财政主导的时代,而财政主导意味着潜在的通胀飙升,这也是近期欧美国家债市调整的一个原因。

  通常来说,政策利率下调会带动收益率曲线各端利率走低。但此轮情况却不同:尽管欧美国家短期国债收益率在政策利率下调后下降,但长债收益率却未见回落。分析人士表示,这一现象表明,投资者对央行在中长期内控制通胀的能力和意愿的信心正在减弱。

  这其中,美联储独立性问题最让人担忧。特朗普自年初再次上台以来不断施压美联储降息以配合其宽松的财政政策,并多次威胁要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上周他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的职务“立即生效”, 美国媒体指出,若顺利开除库克,特朗普距离“掌控美联储”将更近一步。

  此外,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指出,季节性流动性收紧也是导致近日欧美债市大跌的一个因素。

  “全球长期债券在9月的表现通常为全年表现最差,这主要因为政府和企业通常在9月集中发债,导致市场供给较多、供需失衡。”白雪对界面新闻说。

  她指出,9月是企业发债的传统旺季,由于公司债的收益率通常比国债高0.5-1个百分点,这就会吸引投资者把原本买国债的资金转向购买企业债,导致国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收益率被迫上升。另外,国外债券交易员习惯在8月休假,9月初结束休假回归后,往往需要调整投资组合,抛售债券套现。

  白雪表示,从技术面看,3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5%附近存在心理阻力,若突破可能引发程序化交易跟风抛售,加剧债市价格波动。总的来看,欧美债市可能呈现“短期剧烈波动、中期取决于数据”的特征。

  她表示,短期内,本周五公布的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将成为市场的风向标,若数据强劲或超预期,市场可能预期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抛售潮可能延续,若数据疲软,抛售压力可能缓解。再往后看,至10月中旬,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法国议会信任投票结果、英国秋季预算细节等政治风险事件,都可能成为引发债市波动的导火索。

  白雪还表示,虽然市场已对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达成共识,但若美联储释放“缓慢降息”的信号,债市可能持续承压。

  戈尔特曼认为,鉴于此轮长期国债收益率上涨的因素众多,指望某种“灵丹妙药”(无论是来自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推动收益率走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即便英美等国政策利率如目前预期小幅下调,其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可能不会跟随走低。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欧美长期国债再遇抛售潮 财政可持续问题或是罪魁祸首” 的相关文章

债市早参8月16日|监管否认限制银行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央行行长潘功胜称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债市早参8月16日|监管否认限制银行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央行行长潘功胜称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针对“限制SPV对公募投资及取消银行投资债基税收优惠”传言监管表态:不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月15日,市场流传两则小作文:一是某行得到总局的窗口指导,行内SPV+公募投资规模不能超总资产规模的2.5%,股份制大行是...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涉及资金755.56亿元,审计署最新报告触及金融行业这些问题】   12月22日,审计署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等文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审计工作报告》中要求立...

北京天恒置业14.4亿元中期票据拟付息

北京天恒置业14.4亿元中期票据拟付息

  1月7日,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天恒置业”)发布两则中期票据付息公告披露,其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和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分别将于2025年1月15日和16日付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告显示,北京天恒置业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简称“24天恒置业...

券商资管研判2025年债市:仍可相对积极但需防波动风险

券商资管研判2025年债市:仍可相对积极但需防波动风险

  目前,债券市场关注度居高不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时报记者采访了五大券商资管机构,解盘债市波动背后的逻辑与影响。券商资管普遍认为,2025年债券市场仍可保持相对积极,但预计波动将加大。有投资经理甚至直言,2025年债券市场的配置性价比有所降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

债市早参1月8日 |国办:严禁地方政府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房企“紧锣密鼓”化债,今年债务到期规模逾5000亿

债市早参1月8日 |国办:严禁地方政府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房企“紧锣密鼓”化债,今年债务到期规模逾5000亿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办:加强政府投资基金风险防范严禁地方政府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政府投资基金要强化内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