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第一债”折射财政更积极

“第一债”折射财政更积极

2025年01月08日64060

  1月8日,2025年首批国债招标发行;1月13日,2025年首只地方债将发行。专家认为,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要求下,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将适度靠前,同时,有关部门将尽早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项目“双向奔赴”,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

“第一债”折射财政更积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债率先启动发行

“第一债”折射财政更积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一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公布之后,2025年度国债发行工作正式启动。

“第一债”折射财政更积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8日,3只短期国债招标发行,规模合计1350亿元,这是2025年发行的首批国债。本周还有2只关键期限国债待发:1月10日,财政部将招标发行2年期和7年期国债,规模分别为1170亿元和980亿元。

  按照发行计划,一季度财政部拟发行18只关键期限国债、18只短期国债、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2只储蓄国债。

  固收首席分析师齐晟介绍,相较于2024年一季度国债发行计划,2025年一季度拟发行国债期限分布基本一致,数量上拟多发一只短期国债。从发行节奏看,一季度国债供给在各月分布更加均匀,关键期限国债、短期国债在1至3月分别发行6只,超长期限一般国债在2月发行2只,1月、3月分别发行1只。

  “历史上,一季度国债发行规模与到期规模大体匹配,但目前已公布拟发行的2年期、7年期国债发行规模为1170亿元、980亿元,较2024年12月发行的同期限品种规模有所上升,高于预期。”固收首席分析师李一爽表示,预计1月关键期限附息国债平均发行规模为1050亿元。据此测算,1月国债净融资规模约2500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在1月即启动发行。专家预计,全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将较去年有所上升,以更好发挥稳增长功效。

  地方债蓄势待发

  1月6日,青岛发布公告,拟于1月13日招标发行39.17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募集资金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这将是本年度发行的首只地方债。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已有16个省、计划单列市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规模合计8579.69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540.89亿元、再融资一般债1502.18亿元、新增专项债250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4036.62亿元。从发行时间看,四川、山东、湖南、海南等地拟于1月启动地方债发行工作。

  专家预计,2025年地方债将靠前发行。一方面,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有望加快发行。“考虑到6万亿元化债额度已统一下达,预计2025年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或保持较快节奏,可能集中在上半年发行完毕。”首席经济学家刘郁称。

  另一方面,政策引领下,新增专项债将加快发行使用。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明确,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打通在建项目续发专项债券“绿色通道”。

  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允许试点省市专项债“自审自发”简化了专项债审批流程,将提升落地效率;同时,项目审核“绿色通道”机制意味着项目报送通畅,将减少集中申报带来的审核压力、平滑投资项目落地的节奏。刘郁表示,审批权下放和项目“负面清单”的设置将为专项债审核“松绑”,便于专项债加快发行节奏。

  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政府债券及早发行的同时,有关部门提前部署项目储备和资金使用工作,确保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为加力支持“两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2025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分配,向去年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降低企业垫资和经营压力,简化补贴流程,及时高效兑现补贴资金;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等,持续提高政策效果。

  预测,2025年每增加1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以旧换新,有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6个百分点。

  支持“两重”方面,袁达透露,在2024年提前下达2025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为确保新增专项债尽早落实到项目,地方也在积极准备。河南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坚持早安排、早部署,组织各级提前做好项目储备,科学高效完成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分配、报批、下达等工作。

  项目储备充足、资金保障有力,有助于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稳中有升,较2024年小幅加快,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有所增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文章来源:中国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债”折射财政更积极” 的相关文章

低利率吸引外资入场 熊猫债年内发行近1600亿创新高

低利率吸引外资入场 熊猫债年内发行近1600亿创新高

  时报记者王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境内市场融资成本不断降低,熊猫债发行的热度不断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年内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逼近160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

险企今年发债创历史新高!

险企今年发债创历史新高!

  公司发债创历史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以来,截至12月20日,我国保险公司新发债券规模达到1175亿元,已创下保险业自2005年开始发债以来的年度内最高水平。这背后是保险公司存在资本补充需求,利率处于低位、置换旧债等。 第四个发债高峰   近日,中邮保险在...

保费收入增长6.2% 万亿险资投股还是投债 | 债圈大家说01.06

保费收入增长6.2% 万亿险资投股还是投债 | 债圈大家说01.06

  1、2024年规模上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保险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4年11月保险业经营情况。   前11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36万亿元。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31万亿元,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05...

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79%,478只可转债收涨

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79%,478只可转债收涨

  南方财经1月7日电,南财金融终端盘后数据显示,债市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79%,报412.35,成交额为502.89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转债方面,今日共成交505只可转债,其中478只收涨,1只收平,26只收跌。具体来看,97只可转债涨幅超过2...

债市收盘|下行趋势中断 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全线回调 特朗普辟谣“仅对关键进口商品加征普遍关税”

债市收盘|下行趋势中断 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全线回调 特朗普辟谣“仅对关键进口商品加征普遍关税”

  债市下行行情中断,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重拾升势,国债期货全线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2%,具体来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9%,2年期主力合约跌0.06%。图片来...

北京天恒置业14.4亿元中期票据拟付息

北京天恒置业14.4亿元中期票据拟付息

  1月7日,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天恒置业”)发布两则中期票据付息公告披露,其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和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分别将于2025年1月15日和16日付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告显示,北京天恒置业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简称“24天恒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