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专项债投向扩围 助力稳增长与地方产业升级

专项债投向扩围 助力稳增长与地方产业升级

2025年07月02日49554

  在财政逆周期调节需求和地方债务化解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专项债使用范围迎来重大调整,从传统基建向公共服务、产业升级、债务化解等多领域加速拓展。

专项债投向扩围 助力稳增长与地方产业升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浙江、北京、湖南等地率先试点创新模式,通过收购商品房、注资产业基金、清偿企业欠款等举措,推动专项债功能从单一投资向“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多维目标转型。

专项债投向扩围 助力稳增长与地方产业升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调整背后,是地方政府在传统基建饱和、优质项目稀缺背景下的主动求变,也是财政政策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关键突破。

  专项债投向空间显著扩大

  近期,各地专项债资金使用范围实现重要突破,从传统基建投资向更广泛的公共服务领域延伸。

  具体来看,今年5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湖南省2025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其中200亿元用于清偿拖欠企业账款;浙江省近期发行了三只精准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专项债,合计融资16.53亿元;北京市第六批专项债中,第35期专项债发行规模达100亿元,投向“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结合近期专项债创新的经验,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专项债资金支持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土地收储等领域,有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同时,专项债用于清偿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既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又缓解企业经营困境、增强市场信心。

  记者注意到,不同省份选择重点投向的领域各有不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讲师钱一蕾认为,这主要出于因地制宜的考量。例如北京市风险投资行业较为发达,政府投资基金运作较为成熟,所以选择将部分专项债资金注入政府投资基金。

  回顾近年来专项债的使用情况来看,自2019年以来,其投向主要集中在生态环保、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2025年起,专项债首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资金,投向空间显著扩大。

  据了解,2020年至2024年,我国年度新增专项债限额分别为3.75万亿元、3.65万亿元、3.65万亿元、3.8万亿元和3.9万亿元。中建政研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广杰表示,2025年,新增专项债限额预计将达4.5万亿元,为专项债投向领域扩容提供了政策空间。

  在债券市场层面,冯琳表示,专项债供给规模扩大,丰富了可投资债券品种,为债市提供更强的流动性和风险分散空间。多样化的投向也使债券收益率曲线更加平滑,有助于提升市场定价效率。特别是中长期期限专项债比例的提升,更好满足了长期资金的配置需求。

  有利于平衡短期化债与长期效益

  在部分地区隐性债务率较高、传统基建拉动效应减弱的背景下,专项债政策正实现从“单一基建投资”向“债务化解+产业培育”的功能升级。多位专家认为,专项债的多元化应用正在产生显著政策效果,有利于平衡短期化债与长期效益。

  具体来看:一方面,专项债通过支持商品房去库存、清偿拖欠账款等举措,直接缓解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注资产业基金、支持新兴产业等安排,专项债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长期动力。这种“短期纾困”与“长期赋能”相结合的模式,正在重塑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不过,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扩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潜在问题。钱一蕾表示,对化债而言,债务置换有利于提升透明度、规范化管理,但大规模置换可能削弱地方政府控制债务的内在动力,产生道德风险;对产业而言,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虽然具有较大成长潜力,但存在技术、市场等多重不确定性,对地方政府的项目筛选与收益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对此,钱一蕾表示,防范隐性债务风险的根本在于体制机制改革。“专项债化债不能成为地方政府的‘免费午餐’。地方需硬化预算约束,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同时加快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盘活低效资产,将其转化为偿债资金。”

  冯琳预计,未来专项债投向还有望进一步向消费基础设施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等领域拓展,以提升消费供给效能,增强内需动力。

  钱一蕾则判断,政策导向将继续鼓励专项债向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通过精准投向、财政杠杆效应与社会资本协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债正在从传统的逆周期调节工具,逐步演变为促进产业转型、推动新经济动能成长的重要财政金融政策抓手。”钱一蕾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项债投向扩围 助力稳增长与地方产业升级” 的相关文章

债圈大家说0731 | PMI 筑底、日本央行加息、债券违约处置

债圈大家说0731 | PMI 筑底、日本央行加息、债券违约处置

  1、PMI筑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月PMI数据显示经济存在继续放缓的趋势,如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但数据整体放缓速度仍算可...

低利率吸引外资入场 熊猫债年内发行近1600亿创新高

低利率吸引外资入场 熊猫债年内发行近1600亿创新高

  时报记者王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境内市场融资成本不断降低,熊猫债发行的热度不断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年内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逼近160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涉及资金755.56亿元,审计署最新报告触及金融行业这些问题】   12月22日,审计署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等文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审计工作报告》中要求立...

保费收入增长6.2% 万亿险资投股还是投债 | 债圈大家说01.06

保费收入增长6.2% 万亿险资投股还是投债 | 债圈大家说01.06

  1、2024年规模上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保险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4年11月保险业经营情况。   前11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36万亿元。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31万亿元,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05...

券商资管研判2025年债市:仍可相对积极但需防波动风险

券商资管研判2025年债市:仍可相对积极但需防波动风险

  目前,债券市场关注度居高不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时报记者采访了五大券商资管机构,解盘债市波动背后的逻辑与影响。券商资管普遍认为,2025年债券市场仍可保持相对积极,但预计波动将加大。有投资经理甚至直言,2025年债券市场的配置性价比有所降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