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形机器人突破等八大工程,湖北18条举措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4%以上,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0%以上……湖北立下未来5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28日,记者从湖北省相关部门了解到,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从激活科技创新核心要素、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方面,提出十八条举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湖北提出,启动新一轮万企万亿技改,打好汽车、钢铁、化工产业转型“三大战役”,力争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以上,海工钢、特精钢等优特钢产能占比70%左右,食品级、电子级化工产品占比达到50%以上。
意见特别提到,推动算力、存力、运力、绿色电力“四力”倍增,创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力争先进算力规模达到20EFLOPS、存力超过100EB、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90T、新能源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超过75%。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意见指出,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引领“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包括以工业母机、绿色智能船舶和商业航天为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巩固升级“芯、星、端、网、用”全产业链,推动北斗产业加快突破千亿元。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与空天技术、生物制造等千亿级核爆点,构建接续有力、相互支撑的新兴产业发展梯队,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
在未来产业布局上,以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能源和未来空间为主攻方向,在湖北布局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意见着重指出,实施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加快突破“大脑、小脑、感知、躯干、四肢”关键技术,尽快实现“从0到1”的突破。实施6G创新发展工程,同步推进5G—A(5G—Advanced,5G网络的演进和增强版)规模化应用和6G技术攻关,加快突破6G通信、感知、空天地一体等10大关键技术。
同时,实施高端AI芯片提升工程,重点发展存储芯片、硅光芯片、物联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实施量子科技攻关工程,突破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培育布局“量子+”产业。
实施合成生物引领工程,加快突破多酶催化、菌种选育、发酵工艺放大等关键技术。实施基因和细胞治疗策源工程,加强基因编辑、免疫治疗、生物育种等技术和产品开发。实施氢能与新型储能筑基工程,加强制氢、储氢、运氢技术研发,实现新型储能全链条商业化应用。
在激活科技创新核心要素上,意见指出,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力争再创建2家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30家以上,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2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达到600家以上。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为指引,建立武汉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每年开展15项左右跨学科颠覆性技术研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