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债市大幅调整,见底了吗?

债市大幅调整,见底了吗?

2024年05月06日49495

  4月下旬以来,随着央行连续提示长端利率风险、政策预期升温以及利率债供给压力加大,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国债期货大幅回落。

债市大幅调整,见底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MI数据显示经济依旧温和修复,内需偏弱,政策仍需发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制造业PMI回落0.4个百分点,至50.4%,基本符合预期和季节性(春节时间与今年接近的2018、2019、2021年4月PMI平均回落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4月非制造业PMI回落1.8个百分点,至51.2%。4月综合PMI产出指数回落至51.7%,指向企业景气扩张有所放缓。

债市大幅调整,见底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总体看,4月PMI小幅回落,和高频数据的“温差”有所收敛,需求偏弱的隐忧仍存,尤其是内需层面。4月制造业、服务业PMI小幅回落、整体符合预期,制造业PMI仍处于扩张区间,4月PMI回落和地产、汽车、PTA开工率等供需端高频指标走弱方向一致,宏微观数据的“温差”有所收敛。但新订单指数明显回落,指向需求偏弱的问题仍存,后续可能制约生产端的扩张,同时制约原材料价格压力的传导,削弱企业利润。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50.6%,环比略弱于季节性。外需韧性强于内需,韩国4月前20天出口同比增长11.1%,越南4月出口同比增长12.4%,均保持在两位数水平,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连续4周回升,4月财新PMI中的新出口订单达到近3年半以来新高,均显示外需仍在持续改善。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但政策仍处于宽松周期。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积极评价年初以来国内的经济成绩,对困难和挑战的提法出现调整。通过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乘势而上,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3%,主要支撑是外需和补库。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夯实内生增长动能确有必要。因此,我们在财政和货币层面都需要发力。

  财政政策方面,用好已有财政工具,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今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明显偏慢,截至4月底,新增一般地方债共计发行2483亿元,年内剩余额度4717亿元,发行进度34%,低于往年同期的46%;新增专项债发行7224亿元,年内剩余额度31776亿元,发行进度19%,远低于往年同期的43%;国债方面,普通国债发行3840亿元,年内剩余额度29560亿元,发行进度为11%,低于往年同期的13%,特别国债暂未开始发行。本次会议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对于各界高度关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指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

  货币政策方面,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考虑到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推迟,汇率约束下,预计二季度调降MLF和OMO利率的概率较低,更有可能是通过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进而带动贷款利率下降。利率债供给增加后,有望通过降准投放长期流动性来对冲。

  其他扩大内需的政策包括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和实施好PPP机制。

  总体看,短期稳增长政策重在落实已有政策,这也比较符合市场预期。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二季度出口仍有价格优势。但需要预留一些政策空间,以应对下半年贸易摩擦可能升温,进而冲击我国出口的风险。

  美联储明确降息延后,否认加息可能,美债收益率明显回落。5月美联储依旧没有进行加息或降息操作,议息会议释放了几个关键信息:一是否认美国经济存在“滞胀”问题。二是鲍威尔承认通胀降温的速度偏慢,但明确否认加息的可能性。三是从6月开始放缓资产负债表缩减步伐。从今年6月开始将美债减持速度从每月600亿美元降至每月250亿美元。

  一季度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市场更是担心美国开始出现“滞胀”风险。从以往典型时期来看,美国在“滞胀”期经济增速走弱的背后,主要是个人消费和投资对GDP环比折年率的贡献率走弱。而从今年一季度的美国经济表现看,净出口是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拖累,与以往的典型“滞胀”期并不相同。笔者认为,当前美国经济不存在“滞”的忧虑,短期只是有通胀的担忧。当前美联储政策预期修正的是时点不是方向。过去通胀率出现非常明显改善并向2%的目标靠拢,但目前美国通胀数据连续高于预期,因此,美联储选择停下来观察,重新修正政策预期,这并不意味着政策调整转向。第一,PCE的年度变化显示通胀率仍在下降。第二,超额储蓄消耗完或逐步带动服务消费走弱。第三,历史数据显示高利率维持太长时间风险较大。因此,当前美联储修正政策预期,只会推迟降息的时点,而不会改变政策调整的方向,短期美债收益率明显回落。

  综上所述,后续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密集落地,经济修复动能有望加强,当前利率债供给节奏依旧偏慢,后续供给节奏加快将加大债券供给压力,债市中长期仍然承压。但当前国内货币政策依旧处于宽松周期,单边做空风险较大,建议投资者关注做陡收益率曲线套利策略。(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债市大幅调整,见底了吗?” 的相关文章

中国电力在上交所成功发行首单熊猫公司债 国泰君安担任牵头主承销商

中国电力在上交所成功发行首单熊猫公司债 国泰君安担任牵头主承销商

  近日,在上海交易所成功发行20亿元熊猫公司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2.67%,创中国电力历年来中长期债券发行利率新低,认购倍数高达1.81倍。本期债券由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和受托管理人。本次发行是中国电力首次将发行场所拓展到境内交易所市场,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人民银行等部门: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

人民银行等部门: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

  4月10日,人民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金融基础设施、环境信息披露、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和市场、政策支持体系及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绿色金融区域改革有序推进,国际合作更加密切,各类要素资源向绿色...

境外投资者连续7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

境外投资者连续7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

  系列扩大开放政策将加码增持趋势有望延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人民、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稳步扩大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更加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是面向更多境外机构,放开回购业务,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

天弘基金尹粒宇:以择时交易应对债市变化

天弘基金尹粒宇:以择时交易应对债市变化

  在2022年四季度,债券市场“画风突变”,不仅令刚刚涌入的投资者措手不及,也让基金经理们感受到了“惊心动魄”。回撤的压力公平地落到每一只基金上,有的扛过了那次寒冬,有的却在考验中落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历过这一轮挑战,天弘基金固定收益部信用债管理组组长、基金经理尹粒...

短期波动无碍中期看多 机构判断“债牛未尽”仍可布局

短期波动无碍中期看多 机构判断“债牛未尽”仍可布局

  4月以来,债市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尽管期间不乏小幅波动,但收益率震荡下探仍是不争的事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债牛”行情演绎至今,利率是否还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弱修复格局未变的大环境下,债市“长多”仍为大势所趋,二季度国内债券类资产可能...

4个交易日回撤3%!债市接连调整 影响因素有哪些?

4个交易日回撤3%!债市接连调整 影响因素有哪些?

  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近期债券市场接连调整,债券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上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29日,债市现券期货均走弱,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盘中跌超1%,收盘跌幅为0.81%。自4月23日以来,30年期主力合约回撤超3%。10年期主力合约收盘跌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