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起发行 较去年提前一个月 规模增加3000亿元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起发行 较去年提前一个月 规模增加3000亿元

2025年04月24日64188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将于4月24日正式开闸。专家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挥稳增长、促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今年发行高峰或在5月和8月。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起发行 较去年提前一个月 规模增加300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财政部安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计1.3万亿元,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种,共发行21期,发行时间从4月至10月,发行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其中,4月24日将首发20年期、30年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5月23日将首发50年期特别国债。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起发行 较去年提前一个月 规模增加300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1.3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其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比上年增加500亿元。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起发行 较去年提前一个月 规模增加300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政“真金白银”支持消费受到高度关注。2024年,我国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财政部此前介绍,去年中央财政专门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效果很好。今年,财政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并将手机、平板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负担。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提高,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对‘两重’‘两新’的支持范围扩大。除了继续形成大量的优质基础设施优化供给结构外,还将有力促进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消费。”粤开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

  今年超长特别国债落地时点较2024年大约提前了一个月。“融资端提速或可有效支撑二季度财政支出维持较高增速。”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说。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高峰在5月和8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500亿元;其次是6月和9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200亿元;4月和7月发行规模或在10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10月发行接近尾声,规模可能较为有限。

  根据2025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2025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为1600亿元,占比约12.3%;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1400亿元,占比约87.7%。

  在罗志恒看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央地资金分配比例与2024年实际执行比例接近,对地方转移支付占比略有提高。经过2024年的实践,中央对地方的资金需求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在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不下降的前提下,做出了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资金安排。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稳增长、促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根据测算,参考2024年‘两重’‘两新’的政策效果,今年1.3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或拉动GDP增长1.7至1.9个百分点。”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分析。

  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同日启动发行的,还有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该国债用于支持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表示,通过发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支持相关国有大型商业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和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有利于银行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界探秘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起发行 较去年提前一个月 规模增加3000亿元” 的相关文章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早参12月10日|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股债双牛”要来了?交易员囤存单、抢长债应对低利率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

险企今年发债创历史新高!

险企今年发债创历史新高!

  公司发债创历史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以来,截至12月20日,我国保险公司新发债券规模达到1175亿元,已创下保险业自2005年开始发债以来的年度内最高水平。这背后是保险公司存在资本补充需求,利率处于低位、置换旧债等。 第四个发债高峰   近日,中邮保险在...

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79%,478只可转债收涨

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79%,478只可转债收涨

  南方财经1月7日电,南财金融终端盘后数据显示,债市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79%,报412.35,成交额为502.89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转债方面,今日共成交505只可转债,其中478只收涨,1只收平,26只收跌。具体来看,97只可转债涨幅超过2...

券商资管研判2025年债市:仍可相对积极但需防波动风险

券商资管研判2025年债市:仍可相对积极但需防波动风险

  目前,债券市场关注度居高不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时报记者采访了五大券商资管机构,解盘债市波动背后的逻辑与影响。券商资管普遍认为,2025年债券市场仍可保持相对积极,但预计波动将加大。有投资经理甚至直言,2025年债券市场的配置性价比有所降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

债市早参1月8日 |国办:严禁地方政府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房企“紧锣密鼓”化债,今年债务到期规模逾5000亿

债市早参1月8日 |国办:严禁地方政府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房企“紧锣密鼓”化债,今年债务到期规模逾5000亿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办:加强政府投资基金风险防范严禁地方政府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进行出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政府投资基金要强化内控管...

“第一债”折射财政更积极

“第一债”折射财政更积极

  1月8日,2025年首批国债招标发行;1月13日,2025年首只地方债将发行。专家认为,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要求下,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将适度靠前,同时,有关部门将尽早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项目“双向奔赴”,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债率先启动发行图...